•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差不多行了。

差不多行了。

2023-05-22 14:51:05 140 admin

 


QQ图片20230522144105.png


差不多行了。

过去大概是不大乐意听到这句话的。当你正就一个问题聊得兴奋,作势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或是,为争辩一个结果,气氛正浓,眼看就在胜负立现之紧要关头;再或,当你为一件事强努着一把劲儿,想一鼓作气却又多少渴望获得一点额外的支持时……不管是谁,来上一句“差不多行了”,都无异于一盆冷水,透着那么一点事不关己和稀泥的敷衍,冰冰凉浇在心头,真的很难不让人感到憋闷和讨厌。

然而,前阵子无意间看到一个节目,听一个在山里修行的道长分享对现代人养生的态度。道长讲,最好的养生方式其实就是“差不多行了”——可以高兴,但不要太高兴;可以难过,但也不要太难过。喜、怒、忧、思、悲、恐、惊,全都把握在一个“差不多”的度里,人就不太容易自伤。

那一刻,好像忽然领会到了这句话另一个层面的意义。所谓“差不多”,到底行不行?

 

QQ图片20230522144127.png


假期回家,陪父亲去山脚的自留地里摘豆子。

相邻种的两排蚕豆,收左边一排的时候,豆荚坠坠压着,一串串颗粒饱满,而到另外一排时,则完全是另一种场面,豆荚稀疏,常有干瘪。忙问父亲,何故?

父亲说,左边的地之前种完东西之后休息的时间长,营养积累足,右边呢,种得急了,“所以你看,植物都聪明着呢,一旦营养不足就会放弃一些功能,比如繁育,先把自己的性命维持住,差不多能结一点豆,就行了。”


QQ图片20230522144201.png


听着父亲的话,站在地埂看山脚下的花花草草——两棵夹竹桃,攀爬在树木、石墙上的石茉莉、刺藤、西番莲,还有脚边的野草野花……原来,天下万物自自然然都是“差不多”生长的。一棵树,一朵花,并不会和自己的生存环境“较劲”,而都是在有限的条件里顺其自然地长成自己的样子。水分不足,那就黯淡一点无妨;养料不足,就先少生一点枝叶;贴着地生长的,钻过缝隙生长的,各姿各态却不异生命的从容。

所谓的“差不多”,或许就是这样一种状态,自然,而然的状态。


QQ图片20230522144223.png

 

而反观于人,人类自认为有精神,有思想,而区别于万物,但现代社会很多人的烦恼或也恰恰源自人脱离“自然”状态之后,执着于把太多事情都推到极致里去。

长不了的叶子让化肥去长,开不了的花想办法要开,得不到的东西废寝忘食要得到……到最后发现,局面越来越不受控,越来越多的欲求不满、求而不得时,生命也渐渐失去了最初的欢喜和从容。


QQ图片20230522144249.png


曾听过一个佛门故事。

一位学僧问禅师:“师父,以我的资历多久能开悟?”

禅师说:“十年。”

学僧又问:“需要十年吗?师父,如果我加倍苦修又需要多长时间开悟呢?”

禅师说:“二十年。”

学僧接着问:“如果我夜以继日、不眠不休地只为禅修,又需要多久才能开悟呢?”

禅师说:“那你就永无开悟之日了。”

有时候,当你越用力、越认真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反而越不容易看清事情的真相。

 

QQ图片20230522144313.png


人到某个年龄阶段后,越来越能觉察到,所谓“好”的状态,往往不太是一种绝对的、准确的“好”。而是模模糊糊,恍恍惚惚,差不多的“好”。

换句话说,“青云直上,轰轰烈烈,一路畅通”的感觉未必对,当然也不是一路“荆棘密布,硬着头皮,处处碰壁”的感觉。做事、交朋友,好的节奏更接近一种“差不多”——似乎有一点受阻,似乎有在一点点往前,差不多这样。

回想起学生时代每每大考,发挥最好的时候,往往既不是特别紧张的时候,也不是特别放松的时候,不是特别自信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忐忑的时候。恰恰是有一些不安,有一些期待……一颗心被各种对立的情绪牵扯着,反而迸发出了极大的力量一样。时至今日,再回头看,这种模模糊糊的差不多的感觉,其实是很微妙的。


QQ图片20230522144330.png


《道德经》上有一句话: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今及古,其名不去……

这种恍惚之间,若有若无的境界,或许也像现在人说的“心流”——“你感觉自己完完全全在为这件事情本身而努力,就连自身也都因此显得很遥远。时光飞逝。你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想法都如行云流水一般发生、发展。”它并不存在某种认知的界限,更多时候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境界。

对对对,差不多,但却又何其微妙,何其难能可贵。


QQ图片20230522144353.png


QQ图片20230522144442.png


其实,古往今来,勿论中西,“差不多”也可以说是一种共通的智慧。

中国人讲“慧极必伤,情深不寿”。过于聪慧,容易看透人情世故,世态炎凉,费心劳神,以致自伤;而,过于投入一段关系,一旦太过执着,也不会持久。所以,中国文化推崇“中庸”,奉“求缺”为人生智慧。


QQ图片20230522144506.png


读过一则曾国藩的故事:他有一次寄钱回老家,执意要将其中原本可用于自家还债的部分,拿来先救济亲族,他在信中向自己的祖父母禀告其中缘由。

写道,“……孙所以汲汲馈赠者,盖有二故。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之法也……”

持盈保泰、求缺有余,可以说是曾国藩一生的人生哲学。

而在西方,早在3000年前,希腊德尔斐神庙阿波罗神殿门前就刻下了这样一句话——凡事勿过度。这句话曾引起过无数智者的深思,后来被奉为“德尔斐神谕”,成为无数人的精神支柱。

亚里士多德曾就“德性”有过这样的理念,他认为,德性可以被过度或者不足摧毁,因此人类总会在这个方向或那个方向上犯道德错误,而两极的平均就是“德性”本身。

凡事勿求满,凡事勿过度。


QQ图片20230522144530.png


想起前阵子和朋友的一段对话。

我问她,做好准备了吗?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她说,以前总觉得,重新再来很难,要尽力做好所有的准备和打算,但现在觉得,差不多行了,总要留两成进度给一切可能发生的好事情啊。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