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人到中年,干净一點。

人到中年,干净一點。

2022-07-20 13:58:41 481 admin

 

 

QQ图片20220720100532.png


前阵子读一本书,作者讲,人即便年岁增长,知识经验不断累积,也要保持某种“干净的姿态”。
所谓“干净的姿态”,当然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穿着、环境等外在方面的干净,更多的其实还是指向精神层面的。比方,是否有清晰笃定的方向,有正直纯净的心,是否还保留接纳新鲜事物的勇气等等。
这种干净,是人在年纪越来越长的同时,或是呈本能递减趋势的一种特质。
但,与此同时,你好像又慢慢发现,一个“干净的姿态”,与其说是一种品德的要求,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是让人生变得轻松、愉悦、积极的方法。就如同,一间时时擦拭清扫的房间,人住在里面,很多时候由物及心,心情也会变得比较通畅,做事的效率往往也比较高。

 

QQ图片20220720100559.png

 

QQ图片20220720100623.png

 

朋友发来消息,说最近自己请了一位收纳师整理家里的东西,结束之后,受益很多。不仅仅是家里更干净了,而且精神上也感觉到了某一种“干净”。
我很好奇,不就是收纳整理家务吗?日常自己也会做。整理的确是会让人有解压的感觉,但如果说有更多精神上的受益好像也谈不太上,于是问她具体的细节。
她告诉我,收纳师在上门之前会提前咨询客户的很多想法,比方,“未来几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想要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你一年内的行程计划,包括是否有出行、差旅等等的安排?”……然后,再根据所有这些需求重新帮助客户一起构建出对应的生活场景和收纳需求。与此同时,把与主线计划完全无关,甚至影响判断决策的东西处理掉,把需要的、符合计划的保留下来。
朋友说,这种“干净”好像是能给人长久的正向反馈的,让人对自己未来的日子越发清晰、笃定。

 

QQ图片20220720100654.png 


忽然想到,《断舍离》的作者山下英子在某一次给读者的寄语里曾写下“日日是魄力”这样五个字。
她说,所谓断舍离的“魄力”就是一种决断力。在生活环境中,把那些不适合、不需要、让人不快的东西移除掉,内心当中不适合、不需要的、不舒服的东西,也移除掉,那么人就会自然从一个消极状态,变成积极的、轻松的状态。
她觉得,每个人的能量,用在什么地方很重要。

 

QQ图片20220720100718.png

 

 

比方安藤忠雄,在身边所有人都用上最新版智能手机的时候,从他口袋里掏出来的还是最古老的电话,只能拨打电话和收发基本的短信。因为相对于手机上的信息,对他而言,把精力放在别处是更重要的。
尤其,人在年轻时,重要的是汲取——不断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拓宽眼界;但一旦到中年,你会发现,在精力逐渐衰退的情况下,选择如何使用精力就变成了关键。让生活干净一点,让目标清晰一点,这就相当于从原来较为粗放型的生活方式转向集约型。
这种“干净”,对于中年人来讲,或可以说是一种更加“节能”的活法。

 

QQ图片20220720100756.png

 

QQ图片20220720100907.png 


干净的另外一重意思,是不给心增加额外的负担。
那本提到“干净的姿态”的书里写道,“做错了事就干脆地道歉,失败了就大方认输,不说谎,永远抱着一颗正直的心,这些就是保持心的洁净之道。”
以前可能未必能领会这句话的“好意”。
想象自己,如果早几年再年轻一点,读到这样的话,心里肯定会觉得,你看,又在教我做圣人。但到如今,再看,就会有一点新的体会——所谓心的洁净,受益人从来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因为那些欠下的道歉,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认输,那些说过的谎,到最后,其实都会变成我们内心的负担。

 

QQ图片20220720100939.png


《杨绛传》里的一个细节,我和很多人说过很多次。
老先生90岁的时候,在清华大学出席由她和钱钟书先生出资的奖学金的捐赠仪式。主持人介绍钱先生生平时,说,钱钟书先生曾经获得过英国牛津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话毕,杨先生坦然纠正,“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至今仍然觉得,当下那一个小小的反应,其实反映的恰恰就是一个人,一个经历足够多风雨的人的,生命智慧。
没有人会去质疑钱先生的学识水平,但她仍然要这样做。
就像当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手上掌握了一点权力,有时候,即便事情做错了不道歉也不会真的有人当面指责戳穿。在很多时候,没有人要求你“干净”,但“干净”,其实是为了自己,为了在往后的某一刻,不会因为这样的事而有所不安,有所悔恨,有所牵绊,不被这些身外的事消耗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QQ图片20220720101016.png 


由此,再看中国古代就有的所谓“慎独”的说法,或许也未必全然是一种君子高洁品质的追求,而恰恰是为你我等容易为虚名妄利所动摇的普通人,提供了一个坦然度过人生的方法——当即便只是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心的时候,你是不是还能够获得平静的喜悦。
只不过这种干净,受益多在人生后半程。

 

QQ图片20220720101034.png 

 

QQ图片20220720101058.png

 

干净,也是思想的一种境界,即让人不带偏见去看世界。
想想,我们曾遇到的觉得可亲的长辈,往往是那些能理解年轻人,理解新鲜事物,或者说至少能包容和自己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不至于刻板、古板的那类长辈。
这样的人,说到底,就是有一个“干净”的头脑,不是塞满条条框框、规规矩矩,而是更像一座空空的亭子,新鲜的空气随时随地能在脑子里流动。

 

QQ图片20220720101145.png

 

许知远有一回采访钟叔和,反复提到,他觉得钟老身上有一种自由自在的灵气。这种灵气,就好像即便身体已经八十岁,但思维却永远是年轻的、干净的。
钟老在上世纪80年代编攥了“走向世界丛书”,宽广的“视界”,影响了几代人。正如许知远所说,“他在任何时候都在想象世界,并试着创造世界。”
印象深刻的是,采访过程中,80多岁的老人家从置物架上取下两台刨子,津津有味地开始讲他研究的中国刨子和欧洲刨子的区别。神态一如一个天真的孩子,为自己的一个小发现而“兴致勃勃”。

 

QQ图片20220720101208.png 


钟老说,自己和后代们说得最多的话是,“有可能的时候,多读一点书,越多越好,也没有建议要读哪一类书,读谁的书。书,就是所有得书,只要是书,只要是称得上是书的,多看总是有益的。”
因为他知道,保持一个“干净”的头脑,接受多维的信息,就是一个成年人保持“灵性”的方式,而这种灵性对一个人的一生都是重要的。

 

QQ图片20220720101235.png 

 

我们常常说“中年油腻”,大约因为人到中年,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吃进去的东西没有办法快速代谢掉,于是囤积成了脂肪。
而之于精神世界,或也是一样的道理。由于惯性的、惰性的因素,精神的新陈代谢失去动力的时候,就容易生成很多心理上的负担。
干净一点,或就是一种方法。也是那些在人生后半程懂得“干净之道”的人,所拥有的一种远见。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