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過秋天。

過秋天。

2024-09-20 13:51:48 311 admin

 

「白露」一过,秋天带着自己的降温小魔法降临人间。

别看秋叶还没散落,候鸟也未迁徙,人却先一步感到了秋凉,尤其是早晚两头,若不多添些衣服,秋风恐怕要吹进骨头缝里了。

会生活的人,此时应该已经忙起来了。

那些夏天错过的风景,秋天一定要看个够。专属秋天的美食,也要吃个过瘾。哪怕闲暇时到自然中随意走走,也能弥补夏天被困在室内的遗憾。

总之天已经凉爽,这趟秋天的旅程,您准备好了么?


QQ图片20240920134022.png


四季当中,我最喜欢秋天。

她没有夏的灿烂,没有冬的凛冽,也没有春天蓬勃的生机,就像一位清冷,不沾一丝世俗气息的仙子,用鲜艳的画笔,在凡间肆意挥毫。

她笔下,松柏、蒲葵、杜英、天竺桂还留着夏天的绿意,枫叶、黄栌早已红得鲜艳,银杏、梧桐也黄得温柔。

它们和潺潺流过,倒映出五光十色的溪水,共同组成了一副隽秀的山水图卷。既生动写意,又不落风俗。


QQ图片20240920134042.png


有时,这位仙子笔锋遒劲,不小心打落了叶子,若恰好此时有一缕秋风吹过,落叶上下翻飞,穿过老人、情侣和孩子,那种人与自然交汇的「魔幻时刻」,又是一番风景。

街边的美景尚且如此,那些风景名胜,自然又是一重境界。

如果你不怕被游人误了赏秋的兴致,九寨沟、阿勒泰、喀纳斯、婺源、长白山等自然风景区,各个美得人「心悸」。


QQ图片20240920134100.png


如果你想静静地看看美景,这两处宝藏之地,即使错开硬挤的人群,也能在不经意间「撞到」绝美的秋色。

多年前《Lonely Planet》(《孤独星球》)评价稻城亚丁是「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

这片高原上的「世外桃源」,秋色限时21天。

此时,远处的雪山白得圣洁,近处的草甸,被秋风吹得金黄一片,牦牛和马尤为显眼。原本映照蓝天的湖水,倒影起人间的五光十色,天地好似合二为一。

再仔细看,里面还坐落着安宁的寺庙。此时的稻城亚丁好似圣境。不仅有美的震撼,还有心灵的洗涤。


QQ图片20240920134121.png


如果我说北京的秋景毫不逊色,不少人可能嗤之以鼻。

它远不如新疆和川西震撼,温度和湿度也不如南方舒适。可北京的秋,有一种苍劲有力的古朴感,更显得岁月安好,细水长流。

别被高楼大厦困住了,到不远的古建筑、皇家园林和京郊的寺院走走。白砖、红墙,最配暖黄的叶,秋日的金光洒下,银杏温柔,红墙上的影子也生动、飘逸。


QQ图片20240920134159.png


颐和园高处的万寿山,是藏不住的王者之气,低处的昆明湖案,则仿佛身处江南园林的现场。斜阳从十七孔桥穿过,桥面和湖水,好像佛光普照。

寺院亦是如此,俗世的香火与祈愿,化成浓烟,将里面的人、事、物笼罩,似是人间,又似天上宫阙。

停在任意一处,点一炷香,时间仿佛停止流动,过去的人和事儿逐渐浮现在眼前。古老的宫殿和银杏树,眼看太多人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

晃过神来,往事就随秋风散了。


QQ图片20240920134233.png


难怪老舍先生说:“北平之秋就是人间的天堂,也许比天堂更繁荣一点呢!”


QQ图片20240920134303.png


前几天,「谁最中国」发了一篇《馋秋》的文章,其中螃蟹、桂花、山果等秋天专属的味道,甚是馋人。

朋友们读后,想必一定是口中生津。

在我看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只要馋了,四季的美食随时都能品尝到,所谓秋天的滋味,不一定是具体的味道,而是一种特殊的感觉。

前文提到的老舍先生,就是个爱吃、会吃的主。

在散文《北平的秋》中,他写了各种各样的葡萄、梨、苹果,再加上“北平特有的葫芦形的大枣,清香甜脆的小白梨,象花红那样大的白海棠,还有只供闻香儿的海棠木瓜,与通体有金星的香槟子,再配上为拜月用的,贴着金纸条的枕形西瓜,与黄的红的鸡冠花。”

这一个个列举出来,又好看又好吃,难怪老人家最后“已经辨不清哪一种香味更好闻,哪一种颜色更好看,微微的有些醉意了!”


QQ图片20240920134334.png


在家乡,我最记忆犹新的秋食,要在开渔之后。一大早,渔村的海岸边就挤满了人。此时太阳刚从海平面升起,海风虽凉,太阳和人群却让这里不算寒冷。

渔船上刚卸下来的鱼、蟹、虾,一个个活蹦乱跳。此时的海鲜,是一年中最成熟的时候,用海边的话说,就是肉最「肥」。天一凉,肉质也更加紧实,所以基本用不上挑。

而且能来这儿买海鲜的人,都是老饕,心里早有了计划,也有自己认准的渔户。没多一会,就拎走了两手的海鲜。


QQ图片20240920134359.png


回家简单收拾收拾,中午就能上桌,吃的就是新鲜劲儿。

这几大口鱼鲜,有多好吃无需赘述,更称心的还是到海边看渔船上岸,卸货的仪式感。

因此秋天的滋味,或许就藏在了丰收的喜悦和安逸的生活状态里。


QQ图片20240920134424.png


秋天,景色的变化尤为明显,天也转凉,人的情绪最易波动。

敏感的诗人,对万物的凋零感触颇深,所以留下了大量悲秋的诗句。比如李清照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又如晚年的杜甫,一张口便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秋天在中华文化中,似乎被赋予了一层宿命般的悲情色彩。

我有时也悲秋,从一片落叶、一缕秋风、一片涟漪中,看到自然的衰败,难免悲从中来,深秋的风更是萧瑟,吹得人心都冷了。

最后踩在一片落叶上,感叹“西风多少恨”、“无处话凄凉”。


QQ图片20240920134445.png


可刘禹锡不这么认为,偏要“我言秋日胜春朝”。

有次我走在路上,看着天边“落霞与孤鹜齐飞”,突然有了同感,我热爱的秋天不止有破旧、凋零。一岁一枯荣的自然变化,是死亡的开始,未尝不是重生的轮回。

翻飞掉落的秋叶,美了人间,最后还要“化作春泥更护花”,又何尝不是无声的浪漫。

在季节的轮转中,我渐渐学会了学会接受自然变化,学会和离别、等待相处。

北岛曾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春天是一定会回来的,所以等待便有了意义。


QQ图片20240920134519.png


想起秋天,脑海中只有一个场景,夕阳西下,黄昏格外绵长,身边的人和景仿佛套上了一层暖黄的滤镜,满眼尽是温柔。

这时,喜欢不加思考的在自然中走走。有时路过树丛,坐下看一会风景,再捡几片落叶夹在书中;有时路过人群,从他们的眉目中,感受对自然和生活的爱意浓浓;有时路过田埂,秋收的人正在收工,哪片农田的笑声最大,想必是有最好的收成。

走得累了,秋风也紧了,就到了回家喝一杯秋茶,吃桂花糕的时候。


 

« 上一条:美。 « 下一条:書店,離書越來越遠了嗎。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