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城市的「荷爾蒙」?
2024-07-16 16:14:32 378 admin
夏天,入夜。
刚下班的打工人,没急着回家,而是三五成群的扎进了城市角落的地摊。
这里烟雾缭绕,和远处的“钢铁丛林”天然对立。
有序的喧闹,节制的热烈,混合肉类和炭火的香味,把疲惫的人彻底唤醒。
作为城市夜经济的一部分,老牌的地摊,正用人间烟火气散发出全新的魅力。它将氛围、感觉和味道,凝聚成充沛的“荷尔蒙”,让年轻人在这“重启”,整座城市也因此迸发出了鲜活的生命力。
真正的生活,在这里开始。
地摊和川渝,是命中注定的一对儿。
每到夏日,湿润的热气硬生生把人逼回屋内,直到太阳落山,大家才敢走到户外。
憋了一天的话,加上积年累月的湿气,不约上三五知己,吃一顿辣的,肯定化解不了。
所以川渝两地的地摊,注定是最热辣,也最接地气的。
这边厢,成都的夜市摆起来了。
想吃,到犀浦、夜猫子、建设路夜市准没错,只要选对店,你就能用最亲民的价格,尝遍所有四川美食。
想象一下,夜还不算深,和朋友坐在摊前,来一份老成都口味的麻辣串,配上几杯麦芽果汁,是传统饭店和酒吧代替不了的烟火味儿。
想玩,出片儿的香香巷和三色路夜市肯定绕不过。尤其在三色路,老板们把酒精、潮玩等专门取悦人的物件放在小小的后备箱。
纯粹的自在感中,轻松和兴奋,很轻易的把疲惫“打碎”。
那边厢,重庆也开市了。
号称“西南不夜城”的重庆,肯定不止有洪崖洞的夜景奇观。
上世纪40年代就蔓延到整个城市的地摊文化,才是“不夜城”的根基。尤其是那些自然形成的夜市,沉淀了几十年的底蕴和口味,已经成了老百姓丢不下的生活习惯。
下班后,甭管您选哪个夜市,甭管吃烧烤、串串、江湖菜、小龙虾、干锅还是夜包子、冰粉、凉虾……
味蕾得到满足还是其次,单纯享受美食的快感,和老友相聚的自在,甚至酒后忘记天地为何物的畅快,什么压力、戾气,早就甩到了九霄云外。
所以川渝的人,总像是比其他城市幸福。
他们也吃工作的苦,气候没那么怡人,但每当夕阳西下,一并升起的人间烟火气,总能给人安慰。
这里,无聊的在家打发下班时间,不是生活唯一的慰藉。
成群结队的走向地摊,走向真实生活。那种不闭塞在小空间里,彻底打开自己的精神和习惯,或许才是放松精神,清洗疲劳的方法。
长沙人的“续航”是出了名的持久。
北方城市还没过午夜,街上的人群就基本散尽了。但此时的长沙,夜生活才刚刚开始。
在彻底享受夜晚之前,去地摊大吃一顿,积攒能量,是不少当地人的选择。
商业痕迹不重的冬瓜山夜市,有不少土著常驻。一小块顶糕,满是童年的味道,每天鲜切的牛肉串,也跟辣椒碰撞出致命的香。
进入十字型的扬帆夜市,怎么走都能和心仪的美食邂逅。整个街道冲鼻的辛辣味儿,让嗅觉、味觉,带着所有感官一同苏醒。
口味虾是这里不得不提的美食,这道长沙原创的传统名菜,已经在全国下酒菜里遥遥领先。
但想吃到最地道,用料最足的小龙虾,还是得来长沙。不用做太多攻略,随便找个人多的摊儿,都能尝到口味虾原始的麻辣鲜浓。
科学研究说,吃辣椒能让人体产生大量的内啡肽,长沙人的幸福感、满足感,以及晚上有精气神的秘密,可能就藏在这些美食里。
不过,长沙的地摊可不止能满足胃口。
有风的沿江西路,每晚都有不少行人纳凉。人一多,买卖就来了,从五一桥开始,整条江边都是各异的摊位。
花几块钱来一大杯柠檬茶,消暑又解辣,看到套圈摊上有喜欢的物件,也可以试上几把。
过完瘾,再往前走,风景更好的杜甫江阁,突然安静了下来。
曾经,杜甫在这里写“夜醉长沙酒”,如今大家也在循着他的脚步,沉醉在微风与歌手的音乐里。
身处其中,你一定可以找到契合自己审美的音乐,和喜好相同的人一起围坐在歌手或者乐队身边。
此时,外部世界的干扰逐渐消失,神经彻底放松,身体的疲惫也荡然无存。
越坐越晚,那些从酒吧或者足浴店享乐归来的人,往往也会在这儿停靠一站,
在悠长的旋律里,时间仿佛不再流动,哪怕喜欢的歌儿终了,大家也不愿散去,直到天空泛白,人们才发现夜太深了,该回家了。
因为有更热闹的酒吧、更舒适的足浴店,所以没有长沙人只在地摊享受整个夜晚。但作为所有夜生活的起点和终点,地摊无疑在给长沙的活力定调。
在这里,大家不累、无眠。
去年夏天,知名度不算高的淄博,一下火遍全国。有没有打卡一顿淄博烧烤,成了审核吃客、玩主的KPI。
小城声名鹊起,原因能列出一大堆,但说到根上,还是这有最好客的山东人,和最浓厚的烟火气。
可能是受到了儒家文化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影响,淄博的烧烤,烤出了北方大汉细腻的一面。
色美、味香、气正的博山烤肉,用最新鲜的猪肉、无烟的木头,熏上个3、4小时才能出炉。木头和腌料的香气,和猪肉本身融为一体,单独吃,都能香到灵魂里。
可为了吃到更丰富的口感,他们又把烤肉卷进小饼。再后来,有“山东味道”的小葱也加了进去。
再配上芝麻、辣椒面,蘸上自己喜欢的酱,那味儿肯定错不了。
好吃,是淄博烧烤这么火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这里不光能满足食欲。
最吸引大家的,还是淄博描绘出了一种感觉,在这里,天南海北的人,都可以放下压力,在城市所有人营造出的放松环境下,无目的的相聚。
没有工作、没有负担、没有争斗、没有烦恼。无论你属于哪个城市,身份地位如何,到这里,一切回到原点。
你能做的,只有单纯享受美食,以及与一群同样奔赴到此的人举杯相庆。
把这种感觉具象到一个场景。
淄博的某个地摊中,你期盼已久的淄博烧烤端上来了。把热气腾腾的铁签子肉串撸到饼里,再和配菜、小葱、蘸料一同卷起。
吃饭的仪式感和充斥整个口腔的美食,在烟熏火燎的氛围里相得益彰,你慢慢和环境融为一体。
酒过三巡,你或者旁边的食客不再满足几个人的闲聊,大家拼上桌子,像老友般推杯换盏。好客的老板闲下来也会打个招呼,敬上一杯。
这种不掺杂一丝利益关系的人际交往,让你很容易放下紧张感。
所以整个夜晚,你都在轻松和快乐中度过,美食的愉悦,只是心情变好的小原因。
第二天,带着完全不同的精神状态踏上回家的路,再路过整座城市一同构建的热情,这趟旅程终于圆满。
好客山东欢迎你,淄博地摊疗愈你。
其实所谓的烟火气,不一定只是形容煤炭和肉结合后,扑鼻的香气,以及烟雾迷蒙的魔幻感。
而是身处某个环境中的所有人,都在努力远离现代庞大又垂直的信息,对精神世界短暂的满足,和长久的控制。
我们合谋着,一同回到真实生活本身,感受小屏幕之外的现实世界。并在那里更放松,或者更热烈地活着。
地摊,这个天然就拥挤、热闹,跟大地亲近,又能满足食欲的场所,慢慢就成了我们隔离外部信息,放松大脑的载体,成了一个城市放松后的“精气神”,成了一个城市的“荷尔蒙”。在这里,参与者的精神世界被“重置”,人们只聚焦眼前的好酒好肉好朋友。
高强度的愉悦,不止冲散了疲惫感,还给年轻人提供了向上的能量,和满满的精气神。如果感觉自己很累,下班了别回家,约几个朋友,一起走向城市角落里的灯火通明吧。
在人群的喧闹声中,在味蕾的满足中,在精神的愉悦中,回归生活,回归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