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且慢。

且慢。

2023-01-06 14:13:33 323 admin

 


QQ图片20230105143022.png


差不多每年一到十一月都会开启一波疯狂“收快递”的节奏。

早上一醒过来,打开手机看看今天又有几个包裹。到哪儿了?什么时候给送?诶,这个快递怎么还没到就给我显示“已签收”了?那个快递昨天显示在派送,怎么今天还没送……诸如以上症状,反复来回且可持续大半个月以上,直到所有快递全部就位,该收收,该退退,才算稍稍告一段落。

隐隐觉得,这其中好像总有一些说不太清、却又不太对劲的地方。

比方,上礼拜给老家买了件羽绒背心,那边一穿大小不合适,需要换号,于是立马发起换货申请,等快递上门取货再换货。按道理,这个流程经过这么些年考验不该有什么差池,但由于购物节订单暴涨,再加上诸多不确定的物流因素,光换尺码这一件事,就足足折腾了我一个礼拜。这一周联系来联系去的焦虑难安,回头想想,真的很难相信就是为了一件羽绒背心而已。

原本打开手机就能买东西是好事,方便,但如今看,有时候人好像也正是被捆绑在了这种“方便”里,可稍一出现点儿问题,人却反而是最没有主动性的,只能一次次滑开手机屏幕干焦虑,反倒成了心病一样。


QQ图片20230105143103.png


QQ图片20230105143121.png


且慢。我们真的有必要这么着急吗?

回过头看近十年来的社会变化,大多数人都已经对电商、外卖、闪送……习以为常。这些便捷的手机服务几乎可以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几天送达,到隔天送达、当日达,再到30分钟、15分钟,你甚至可以实时看着屏幕里快递员从接到货物开始的每一次移动。就好像,互联网这十年的发展,实际上就是提速,不断提速,看似是服务的优化,可无形中也不断喂养了消费者的时间焦虑,到最后发现,潜移默化被改变的还有很多人对很多事情都开始丧失耐心。

曾经,我们觉得不用非得出门买东西好方便,一个礼拜东西就送到家里了,好幸福,到如今,说好的下午送达,结果到第二天还没到就开始焦虑,发消息、打电话、投诉——等一下,我们好像真的被困在自己造出来的系统里了。


QQ图片20230105143158.png


但,如果换一种思维,想象一下,没有那一堆牵绊着你的快递,你也不是非得时不时拿起手机刷快递动态,那么这些被焦虑牵绊着的时间、付出去的心神,是不是可以收回来,享受一段独处的阅读时光,或许也可以和朋友聊一聊天,再或许提高一点工作的效率,甚或健健身、喝喝茶,享受一下单纯的放空……

好像只要稍稍一对比,就能明白过来,把大量精力耗费在焦虑快递到没到这件事上反倒是最没有意义的,你的人生远还有好多更要紧的事。


QQ图片20230105143229.png


QQ图片20230105143318.png

 

且慢,不一定就是慢。

不是要我们从现在这个时代倒退几十年、甚至回到几百年前的古代去,到那个车马邮件都慢的诗里去。而是更像,我们在向前行走的路上,稍稍有意识地停下来反思一下来时的路,是不是还在对的方向,是不是因为慌忙行路而弄丢掉了更重要的东西?

且慢,一直都在且行之中。


QQ图片20230105143355.png

 

事实上,日常生活、工作当中,你一定早就遇到过很多“且慢时刻”。

钥匙找不着,一家人昏头转向在房间里东翻西找,你一句“且慢!”——因为你忽然回想起自己开门进来的时候,因为着急上洗手间,顺手就把钥匙带进去了。果不其然,钥匙就在洗手台上静静躺着。

一群人头脑风暴,正是思绪万千各种碰撞不知如何周转之时,有个人灵光一现大腿一拍,“且慢!”——因为他的脑海里,浑浑弥彰被拨开,他知道自己找到了那个最准确的构思。

诸如这些“且慢时刻”,是一瞬间的反思,是顿悟,是西方语境当中的“AHA moment”……它不是劝你躺平吧别走了,而是提醒偶尔停下,再看看脚下的路、眼前的风景,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如是安放着。


QQ图片20230105143424.png


如果你有爬山的经验,游园的经验,这种体会应该会更深。

记得很多年前,我第一次去苏州逛园林。心想,来都来了,可不能浪费一点时间,于是每一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起初还有一点新鲜的兴致,但慢慢地,越走越累、越走越乏、越走越没有欣赏园林的心情,于是乎游园就变成了打卡。

正好有一天下午,苏州天气很阴,等我逛到拙政园的时候,天开始下雨,我被雨困在拙政园的一个亭子里,原本还有点懊恼,这下接下去的行程没法进行了。可,看着眼前湖面上,雨水飘落泛起层层涟漪,忽然一个念头闪过——游园嘛,下雨的时候就坐下听听雨,又有什么可着急的呢?于是后来的行程,就变成了随天气、随心情,反倒因此领略了好些有意思的风景。

爬山也是。人很容易爬着爬着就觉得目标是山顶,于是蒙头爬,一步一步,连唬带喘。但常常,当你停下来抬起头看到眼前的视野、风光,才有豁然开朗的顿悟。就像清代文人李渔造的那座“且停亭”——“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且行,且停。越是行进焦虑之时,越是需要一个个“且慢时刻”。


QQ图片20230105143457.png


QQ图片20230105143556.png 

 

说起人生“快与慢”的话题,有时免不了会想起身边的同学、朋友,当然包括自己。

以前听人说,十年是一个界限,毕业十年、工作十年,看看身边的同龄人,多少就能有一些人生体会了。前几年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感受,这几年越发开始认同。或者可以说,很多人生的选择经过十年,甚至更久终于开始呈现出二三端倪。

比方有的人,没毕业就开始实习、工作,由于本身也比较聪明机灵,多少年就辗转腾挪在最红最强的行业,起初很露锋芒,但渐渐就开始焦虑,尤其碰到经济不景气,更不知道事业重心应该放哪里去。

但也有几个人,当年没有很快开始找工作,但在前两三年的迷茫犹豫中,摸索到了未来发展的核心,遇到问题自然也就没有避重就轻,一步一脚印,看起来蛮慢的,蛮笨的,但如今的状态却更坦然从容。


QQ图片20230105143623.png 


所以,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人生其实没有所谓捷径。每个人要走好这一生所要付出的功课是缺一门不可的。

与其一路丢西瓜捡芝麻,试图蒙混过关,不如且行且慢,花一点时间,停停看清心的方向,也只能如此,未来路上,真正遇到泥泞时,才有可能更从容地欣赏人生的风景。

且慢一点,反倒比较快。


« 上一条:味覺到不了遠方。 « 下一条:想多了。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