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平平淡淡是清福。

平平淡淡是清福。

2022-10-20 09:49:01 323 admin

 

 

QQ图片20221020092444.png

 

前阵子,和朋友聊起“人各有福”。
比方,身边有的人,年轻时候福运都挺好,早早建立了很不错的物质基础,工作、家庭看起来也都很体面,但人到中年,忙忙碌碌却还放不下为大大小小事发愁的心,图不得一刻的清静愉悦,甚者靠定期看心理医生维持某种平衡。但还有一些人呢,看起来生活普通平凡,甚至物质条件还有点捉襟见肘,可心态却好像一贯坦然,做事也是笑呵呵、慢腾腾的。这样的人,我们就会说,他很会享“清福”。
忽然发现,所谓“清福”,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欸。
以前只听老人家说“享清福”,因为年纪大了,虽然看起来好时光不多了,但也因俗世的担子总算交付给年轻人了,按道理心中可以无所挂碍了,所以清福就来了。
但实际上,你会发现,有的老人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恐怕都很难算真的享到清福,因为总是忍不住担心这、挂念那,记挂的事情太多,实际上什么担子都没有放下,一颗心悬在那儿无论如何都安放不好,哪里算得上享清福呢。
由此可见,有没有清福,实与年龄无太大关系,而取决于一个人如何面对生活的心态。


QQ图片20221020092510.png 

 

QQ图片20221020092530.png


总觉得“清福”二字,说容易很容易,说难又极难。
《小窗幽记》里写,“凡名易居,只有清名难居;凡福易享,只有清福难享。”
就像有的人为求名,炒一炒花边新闻,甚至被爆一些私人的猛料,说不定还觉得挺高兴,被骂也是出名嘛,有热度有流量,名利就来了。但也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管做音乐、做艺术,既不为出名,也不为娱乐大众,到最后,可能一生平平淡淡度过了,但却在无意中留了清名、也享了清福。所以,不到最后不知道这两条路,哪一条算更明智的选择。

 

QQ图片20221020092604.png


我们说“清福”容易得,因为它实在没有什么外在的条件限制,家财万贯也行,家徒四壁也无妨。或者说,外在的物质条件总是有千万种转机的,而清福“难享之处”恰恰就在于决定它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的层面——内心的转机,改变往往是最难的。
林清玄曾在他的一篇文章里,写自己每次看那些大人物的传记,感动他的,不是跌宕起伏的情节,驰骋奔波的命运,甚至不是他们的命运是如何影响着世局动荡,不是这些“大”的东西,而是面对人生不如意时,这些人一点点表现出来的反应,“小”的应对,“小”的行动,如何保持乐观,又如何继续向前走……所以他最后写,“原来如意与不如意,并不是决定于人生的际遇,而是取决于思想的瞬间。”
所以,所谓的易得难享,其实是因为“清福”,它不是物质的“体面”,而是精神的“体面”。

 

QQ图片20221020092623.png

 

QQ图片20221020092638.png


孔子有那么多门生,但他最喜欢的弟子或许还是颜回。
传说颜回早逝,一生没有做过官,也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却被后世儒家尊为“复圣”,位列孔庙“四配”(与孔子一同祭祀的四个儒家先贤)之首。孔子赞扬他,“贤哉,回也!”为什么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别人忍受不了的忧苦,颜回却能悠然在其中,他的“不改其乐”,恰恰就是他令人敬仰的德行。
我想,真正有清福的人,或许都有颜回这样,不论生活给了什么,都能“不改其乐”的精神。由此,不管外在的条件如何改变,也都影响不了他的“福气”,只因这样的欢喜是由内而外的。

 

QQ图片20221020092700.png


钱钟书《论快乐》里,写道,“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宴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
真正有清福的人,往往敏感而洒脱。
敏感到看一朵野花,也能心生欢喜,洒脱在知道何为取舍之道,所以放下的时候更是果断而自由。
真正有清福的人,也往往平静而丰富。
平静在他们的生活或许看起来那样波澜不惊,一如“一箪食,一瓢饮”,但内心的丰富却把所有的平静都咂摸出了生命的真味。

 

QQ图片20221020092716.png

 

QQ图片20221020092733.png


清福,是一种心的观想。
快乐不是乐观,人生亦不是人生观。所以说,清福不一定意味快乐,有清福的人,人生也不一定顺遂。而是心有所安时,一切的悲欢也就有了可以收好、放平的地方。
曾听父亲说起他跟同事的玩笑话。同事问他,平时好像都不怎么见你出来吃喝玩乐的,你的圈子在哪儿呢?父亲回答他,“我的圈子啊,就是我们家院子,种的那三分地,家里的老太太,老婆孩子啰”。这些都挺好,他就很满足。日子平平淡淡,也觉得活得很有福气,也就用不着去外面“寻欢作乐”。

 

QQ图片20221020092754.png

 

终归,有清福的人,是懂得为生活做减法的人。
梭罗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越富有”。天天为名声和财富忙碌的人,永远被很多东西牵绊。各种各样的社交,花花世界里的攀比欲望……最终,却没有时间留给家人,更没有精力留给自己,真的到哪一天,热闹的场面褪去,一个人安静下来时,会发现,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太多,也珍贵太多,但那时候却也只能空留遗憾。
而,那些懂得慢慢从外面各种各样热闹的圈子里走出来的人,懂得静静在一个小地方耕耘自己的心,等心安放好了,日有常行,夜有好眠,清澈的福气好像也就自自然然地来了。

 

QQ图片20221020092811.png 


 
想起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但我想,不一定要有好茶,有清福的人,即便一生粗茶淡饭,亦都能享用得有滋有味。
一辈子,平平淡淡,最有清福。

 

 

« 上一条:羊肉,暖暖。 « 下一条:熱乎。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