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生活
  • 首页 » 人文生活 » 不勉强。

不勉强。

2022-08-19 11:49:15 407 admin

 

 

QQ图片20220819113305.png

 

不多余。不草率。不勉强。
初次从朋友口中听到这几个词,就来了兴趣。这原是她学习煎茶道,所习流派传承下来的一套行茶礼法。可稍转念回味,你会发现,这几个词又似乎不限于行茶之道,而是可以融到日常当中的一种生活哲学。
所谓“不多余”,即在茶道中保持动作的干净,没有无关、多余的拖沓;所谓“不草率”,即要求行茶之人有一个稳定、平静的心境界,不以自我情绪影响茶室场域的情绪;还有最后这个“不勉强”,大约是指行茶之时,人与器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如何相得自在。
转而到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熟习茶道多年的茶人,就好比一个人生路回头已然半程的中年人,生活当中的“不多余、不草率”都已慢慢了然,与此同时,大约也颇能领会,人的一生中其实有一种极为重要的尺度,即为“不勉强”。

 

QQ图片20220819113335.png

 

QQ图片20220819113351.png 


不勉强的前提,事实上是一种“见”。
看见自己,看见他人,看见他物。
那天听朋友说起这三个词的机缘,其实是有一个女孩子当时正在练习刚学到的“行茶之法”。只见她,遵循着口诀,左右手各自按五点钟、七点钟的方向行茶,但过程中似乎总还有一些不得法。
于是,朋友说到了“不勉强”。要按照自己的体量,以自我的感受去调整行茶的区域。而这个区域,实际上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各不相同的“局限”。

 

QQ图片20220819113414.png

 

就像每个人开车,坐到一辆新车的驾驶座,总要先调整座椅靠背是一样的道理。
不同的人,因体量不同、习惯不同,身体、双臂所能行至的区域也不同。所以,行茶之前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量、习惯重新规划器物的位置。
茶壶放近一点、远一点,杯子放近一点、远一点,什么东西放左边,什么东西放右边。还有,即便是同样形制的器皿,不同的人使用,可以用不同的手势去达到取放的舒适程度,从而让身体在行茶时“不至于勉强”。
反过来呢,如果看不见,对自己的局限不够清楚、敏感,等到动起来的时候就会显得勉强而不自在。

 

QQ图片20220819113439.png

 

这就如同生活中,一个人如若看不清自己的优劣势,到最后,发现处处拧巴,实际上就是缺少对自我的“见”,勉强了自己,造成的。
对己如此,待人接物亦然。只有当我们能够“见”他人之局限,懂得去体察、感受他人,甚至是物与环境的情绪,感受到彼此之间互动的气氛,与之相处的门道才会自然而然在眼前展开。

 

QQ图片20220819113506.png

 

QQ图片20220819113534.png 
不勉强的状态,也是自然而然的,一种自在。
前阵子和闺蜜一起逛街买衣服。早些年,因为她所从事的律师行业的关系,所以即便下班后,她对穿衣的审美也要求要挺阔、要修身,也总是对我“宽松自在式”的穿衣哲学不以为然,甚至“嗤之以鼻”。但那天逛街,问及她对我刚刚试过的两条裤子的看法,朋友竟破天荒地说出——“那一条看起来比较不勉强”——这样的话。她说,“我现在觉得,穿衣服还是自在比较重要。”
与其时刻关注衣服紧了松了,担心坐下蹲下是否得体,不如就穿得自在一点,不要被衣服左右了人,而把更多的关注放到别的更重要的地方去。
我想,懂得衣服的不勉强,大约也是一种信号。一个人,从一个心理阶段迈向另一个心理阶段的信号。从年少青春时更加外放的一个状态,慢慢收敛锋芒,转而内化的一个过程。

 

QQ图片20220819113606.png

 

说到底,一个相处起来舒服、自然、自在的人,与一件你穿了很多年的宽松的棉布T恤,其实是很像的。人与人之间最难得的关系,亦是如此。
有一句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勉强”。更老的说法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真正的朋友,老朋友之间,“不勉强”是无处不在的。很多时候,这三个字甚至无需挂在嘴上,所有的行为、举动都无不在印证关系当中的不勉强。
比方,微信上聊天,一方回复慢,另一方大约知道是去忙了,或是顾小孩了之类的事,绝不会因为没有及时打过招呼心中生出芥蒂。再比方,不介意临时约时间见面,甚至约哪里、逛哪里、吃什么,也都用不着太过郑重,因为对彼此来说,无非就是难得抓到两个人都有的一点时间叙叙旧,这是最重要的。
而话又说回来,真的身边人,关系淡了,浓了,来了,走了,聚了,散了……不勉强或是大自在。不勉强,看似淡如浅溪,反而是最细水长流的。

 

QQ图片20220819113626.png

 

QQ图片20220819113641.png

 
不勉强的支撑,本质上更是一种“信”。
起于看见,过程中自在,到最后,其实形成的是一种相信。
你会发现,越有自信的人,越不会勉强他人,也不会勉强自己。
杨绛先生说,无论人生上到哪一层台阶,阶下有人在仰望你,阶上亦有人在俯视你,你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不因为自己强势,而去勉强弱势;亦不因为自己弱势,而回过头勉强自己。杨先生口中的所谓“平视”,这种不卑不亢的不勉强,或才是一个人由内而外的真正的自信。

 

QQ图片20220819113708.png

 

想起前些日子看一档综艺,参加节目的其中一位女生叫刘恋,她的本职工作是在一家全球知名的广告公司做创意,很多人知道她,还因为她是北大考古系毕业的。
有一次,她被问及为什么放弃原来的专业做广告、做音乐,她的回答就很有意思。
她说,“我相信小时候大家都听过,所谓‘木桶效应’。就是最短的一块木板,决定了你这只桶能装多少水。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学的概念,本来是一个强调团队配合的理论,但是被很多人当作‘人生鸡汤’去教导孩子。我当时听了就想,谁说我们都想当一只啥都能装下的木桶啊!我当个衣柜不美吗?如果我只有两块木板,我也能当一把天梯。就算我只有一块木板,我还能把自己掰成两半削一削,当一副鼓槌呢!”

 

QQ图片20220819113738.png

 

话说得很生动,也透露着一种很强大的自信。因为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创意,在思维的活跃,那么比起更需要严谨的考古工作,去压抑自己的活泼本性去弥补所谓“短板”,倒不如就选择一个更能发挥她长处的事业。
就像谁说的,不必勉强自己去成为那个正确答案,而是跟着自己的“相信”,找到自己的答案。

 

QQ图片20220819113802.png


不勉强,看似谦退,实则是顺势而为的智慧。
一如水到渠成。
一如瓜熟蒂落。
一如顺理成章。
不管对人,或是对己,何妨多留一句——“不勉强”。把它当作生活中一把“隐形之尺”,度量出一方微妙而准确的境地,得一天地般的自在。
是为茶道之道,却也是人生之道。

 

 

济南市高新区经十路5777号万科金域中心A座1801-1803
service@jnsjsm.com
400-659-7887
0531-86515378
Copyright ©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ICP证:鲁ICP备1601739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