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快樂,是關心糧食和蔬菜。
2022-03-21 14:51:50 473 admin
朋友说,“一到菜市场,就觉得生活跟我有关了。”
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去菜市场的感受。事实上,已经很久没进菜市场了。如今手机买菜实在方便,动一动手指,蔬菜、水果、肉、鸡蛋、调料、南北干货、面点,甚至零食,各类东西都能一咕噜买齐,送到家门口。
直到前些天临时需要加两个菜招待朋友,同事提议不如下班去公司旁的菜市场溜达一圈,拎一点儿也方便,这才的得由迈进菜市场。
然而,一走进菜市场,却迎面而来一种久违的,却又道不明的感受:眼前的蔬菜水果被码得齐齐整整,颜色鲜嫩,一排紧挨着一排;菜贩们,要么收拾着自己的摊位,要么望着来往的人,嘴里招呼着“买点儿什么”;挨身边路过的人呢,眼神统统全关注在那一摊接一摊的食物上,几乎不怎么抬眼看人。满脸的神情都好像只在思考“晚上吃什么”、“怎么个做法”……
那一瞬间,如同看见了一种幸福的样子——当下,其他事都与我无关,只要关心吃什么,关心自己与家人的胃口,这种幸福感,俗气却诗意。
时常觉得,能和食物打好交道的人,有一种“有底气”的快乐。
比如汪曾祺。光写豆腐一样食物,就能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文章来。单拌豆腐,香椿拌、小葱拌、青蒜拌,还有韭菜花、青椒糊拌,松花蛋、咸鸭蛋拌,各种拌法,如何而来,如何操作,听起来人人皆知、并没什么新鲜感的食物却能被他讲得一点不显乏味。
看他写吃,常常有立马挽起袖子、挂上围裙进厨房的冲动。字里行间都是他提起吃、提起食物的快乐。
他写逛菜市场,说自己什么功也不练,只练“买菜功”。不爱逛商场,就爱逛菜市。
“看着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
再比如苏轼。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一碗猪肉,水要少、火要小、心莫要急,如此零零总总的细碎话,他却“郑重其事”写进诗里。
想象乌台诗案之后,苏轼被贬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并无实权。而就在这样的人生低谷,却还能坦坦然然地研究起如何吃猪肉,写黄州的猪肉价格如何如何便宜,有钱人家不肯吃,贫穷人家又不懂做,好像倒便宜了他,早上起来能打两碗猪肉吃,美滋滋。
总感觉,东坡先生的豁达或在吃上体现得最生动。真真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到了再难的处境,都不妨碍他要吃得认真,吃得尽兴。
有一部很喜欢的老港剧叫《八时入席》。
主角林小小,在电视台会计部工作,为人野心小、气量大。工作时努力敬业,但有个习惯,就是每天都要准时收工,回家煮饭。全家人开饭的时间是晚上八点,八点一到,准时入席。
小小喜欢做菜,喜欢下班赶去市场买最新鲜的食材。对她而言,买菜做菜是一种快乐,既要做得好吃,也要做得好看。
而同时,让家人、朋友每天准点聚在一起,吃着好吃的菜,再聊聊各自今天遇到的人和事,更让她感觉到高兴。一道道用足了心思的菜,做的人高兴、吃的人满意。于是无论是工作的劳累,还是家人之间的小口角小矛盾,都能在西班牙海鲜饭、烧羊架、洋葱番茄银鳕鱼煲、葡萄叶鱼、山东烧鸡……里一一化解。而剩下的,就是一起吃饭的温情与幸福。
尤其喜欢“八时入席”四个字,它所代表的似乎既是一种吃饭的仪式感,也是维系家庭幸福关系非常自然的一种方式。
再提“国民吃货”汪曾祺先生,也曾在文章里提及他下厨请人吃饭的事。他讲,“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最大的乐趣还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兴,盘盘见底。”而通常,他自己做的菜,只是每样尝两筷,然后就坐着抽烟、喝茶、喝酒。
曾经和一个艺术家聊天,说起什么样的男人最有魅力,他回答:会劈柴的男人。
这个回答很有意思,以致于很多年过去我却依然记得。
想来,他所谓“会劈柴”这件事,大约也不一定有多么具体的指向,更多是讲一个人对生活的求真之心,是不是浮游在这个世界,是不是对土地、粮食、自然,对本原的东西有探求,而劈柴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日剧《小森林》里的女主角,从都市回到乡村,用日复一日的劳动,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为了每天的食物,她不得不学习种蔬菜、种水稻,学习如何除虫、如何收割,再学习如何制作成可以入口的食物。
视频网红李子柒,把她的山居生活拍成短视频,除了种地种菜,还用自然中的材料做家具、做家居用品、甚至做化妆品等一些实用的生活物料。
在如此本真的生活中,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熨帖,彼此温润、亦彼此滋养。
这种喜悦与快乐,便是从“在意食物从何而来,在意生活从何而来”的讲究中滋生出来的。
关心粮食与蔬菜,便是将人埋进了生活里,去分辨土豆的新鲜、菠菜的老嫩,关心如何种菜,从而关心种菜的人,关心如何做菜,亦关心吃菜的心情……
如此种种,或就是人类最琐碎、温暖、治愈的快乐。
于是,懂吃的人,往往最懂得简单的快乐,食物仿佛变成窥探世界的一个洞,透过这个洞可以看到世界的缤纷色彩;而在意吃的人,亦懂得在生活中提升幸福的体验,深谙用食物去连结人、连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之道;而讲究吃的人呢,则是从这种人类最基本的欲望中,找到回溯的路,在迷茫的时代,寻找生命本真的快乐。